文章搜索
文章正文
人民日报社论: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深刻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这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三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比较突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必须深入思考我国乡村的地位,必须更加重视乡村,让乡村尽快跟上国家发展步伐。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必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确保“三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不掉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国情农情,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必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不真刀真枪地干,不真金白银地投,是喊不出来的,是干不出名堂的。要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扩面”、“提速”和“集成”,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让农村资源要素活化起来,让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迸发出来,让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汇聚起来。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要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关键。要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动,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现阶段,我国乡村形态格局正处在大演化大调整时期,乡村振兴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式主义。乡村振兴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